LOADING

一篇文章带你搞懂“人工智能+”,下一个风口已到来!

最近,朋友圈被一份重磅文件刷屏了——《关于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。

一篇文章带你搞懂“人工智能+”,下一个风口已到来!

“人工智能+”,终于官宣落地。

我耐心把文件从头到尾读完,说真的,越看心跳越快,甚至有种血液被点燃的感觉。

这不仅仅是一份政策,更像是吹响了一个新时代的号角。

作为一个半路入场的AI从业者,我真切地觉得,自己生在了最好的年代,正站在一场波澜壮阔的大变革门口。

但很多人第一眼看到文件,可能只觉得一头雾水:字都能看懂,拼在一起却不知道什么意思。

第二个问题自然跟着冒出来:这事儿,到底和我有什么关系?

所以,我想用通俗的语言,帮大家拆解一下这份文件。

因为这不仅和产业升级、国家战略相关,更会切实改变你我的生活。

甚至,我要冒昧说一句:

这份文件的重要性,可能比2015年那份《关于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还要大。

要知道,当年“互联网+”刚提出来时,很多人以为就是多做几个网站、多开几家网店。

结果呢?

几年功夫,美团、滴滴、拼多多这样的庞然大物横空出世,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吃喝住行。

与此同时,新岗位层出不穷——外卖骑手、快递员、网约车司机、主播……而不少传统岗位,也在潮水中被悄然淘汰。

这一次,“人工智能+”的浪潮,注定会比当年的“互联网+”来得更快、更猛、更深。

三个关键时间节点

文件里最让我震撼的,是它列出了清晰的时间表。

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切实的倒计时。

第一阶段:2027年,三年冲刺

 

到2027年,“新一代智能终端、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%”。

换句话说,三年内,各种AI助手、AI员工、垂直领域的智能Agent,以及智能硬件,将像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一样,成为七成人口的日常。

回忆一下2015-2018年,移动支付是怎么在全国普及的?短短几年,现金几乎消失。

2027年的AI,可能就会以同样的速度覆盖我们的生活。

第二阶段:2030年,质变到来

 

到2030年,普及率超过90%,AI彻底融入社会,成为像水电煤、网络一样的基础设施。

到那时,不会用AI,可能就像今天有人只用现金一样,不是不行,但会被社会边缘化。

更重要的是,文件写明“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”。

过去几十年的增长极是房地产、是互联网;未来十年最大的增长极,已经被明确点名——智能经济。

那将是最赚钱的赛道,最顶尖的公司和岗位都会从中涌现。

第三阶段:2035年,全新社会

 

到那一年,我们将全面进入“智能经济+智能社会”的新格局。

这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:经济运行逻辑、就业结构、教育体系、生活方式,都会被AI深度重塑。

对2035年的我们来说,今天的生活方式,可能就像90年代没有互联网的日子:既熟悉,却又显得那么遥远。

“互联网+”与“人工智能+”的根本不同

 

2015年的“互联网+”,用两个字概括,就是连接。 互联网的价值,在于打破信息壁垒,让“人和商品”、“人和服务”高效对接。

举几个例子:

  • 互联网+餐饮 = 美团、饿了么。饭还是那份饭,但顾客、餐厅、骑手被高效连接起来。
  • 互联网+出行 = 滴滴。车还是那辆车,但司机和乘客无缝对接。
  • 互联网+零售 = 直播带货。货还是那些货,只是渠道搬到线上,链接更紧密。

所以互联网扮演的是“超级中介”,更多是把原本存在的要素重新排列组合,但产品本身并未根本改变。

而“人工智能+”,逻辑发生了质的飞跃: 它不只是连接,而是赋能。 赋予产品和服务“智慧”。

比如制造业:

  • 互联网+工厂:信息化、数字化,ERP、MES系统让传递更高效。
  • 人工智能+工厂:AI直接参与设计、生产、检测、维护,能生成创新方案,能预测设备故障,甚至能自动优化工艺。

再比如农业:

  • 互联网+农业:农民通过手机看数据,再人工决定是否灌溉。
  • 人工智能+农业:AI通过无人机、传感器自动识别土壤缺氮、病虫害,随后自动调度施肥车或无人机精准作业。

本质区别在于:互联网+提升效率,人工智能+重塑生产力。

AI正在从工具,逐渐演变为“外脑”和“伙伴”。

这也正呼应了文件反复强调的关键词——“新质生产力”。

六大方向

 

文件还提出了六个重点方向:

  1. 人工智能+制造业:AI工厂、柔性生产、工业大模型。
  2. 人工智能+农业:智慧农业、自动化农机、无人农场。
  3. 人工智能+服务业:智慧客服、虚拟员工、智能教育。
  4. 人工智能+交通:无人驾驶、智慧物流。
  5. 人工智能+医疗:辅助诊断、药物研发。
  6. 人工智能+政务:智能办事大厅、城市大脑。

这些方向并不是空想,而是未来十年最确定的趋势。

机遇与挑战

 

机会在哪里?很清楚:

新的产业、新的公司、新的岗位将不断涌现。

就像“互联网+”时代诞生了外卖骑手和主播,“人工智能+”时代也会创造出全新的职业,比如AI训练师、AI运营师、提示词工程师、智能体开发者……

但挑战同样摆在眼前。

过去很多依赖经验、重复劳动的岗位,将被AI逐步替代。

不会用AI的人,未来可能像今天不会用智能手机的人一样,被迫掉队。

写在最后

 

读完整份文件,我最大的感受就是:

这不是一个行业的风口,而是一场社会级别的巨浪。

2015年的“互联网+”,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;2024年开启的“人工智能+”,将改变整个社会的运行逻辑。

未来十年,最大的确定性就是:AI会像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。

而我们要做的,是在浪潮到来前,学会游泳。

 

本文由开放猫和子木联合共创,往期资料,回复“开放猫AI"添加下方二维码免费领取。

 

一篇文章带你搞懂“人工智能+”,下一个风口已到来!
版权声明:openmao 发表于 2025年9月3日 pm7:56。
转载请注明:一篇文章带你搞懂“人工智能+”,下一个风口已到来! | 开放猫AI导航站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